第三種奉獻

December 20th, 2010 Comments off

第三種奉獻

賴建鵬 

一天,PASTOR KEN SHIGAMATSU (第十街宣道會主任牧師)請我及師母到

一班成人主日學班內作見証。見証前,主日學老師陳弟兄分享他在聖經中所領受的奉獻真義。大家讀完了一段[窮寡婦]奉獻經文後,他就說:[通常一般人之奉獻有兩種:一是奉獻他/她所剩餘的給主;一是奉獻他她/全所有的給主。正如這位窮寡婦一樣,這是主所讚賞的奉獻,但我覺得還有另一種奉獻:就是有的人奉獻他/她所沒有的給主。沒有的怎能獻上呢?於是他舉了三個例子:

          一,他的一位在新加坡之好友鄭弟兄是教會詩班指揮。他滿有音樂恩賜,更熱心愛主事奉主。幾個月前發現他患了腸癌。起初,他真是痛苦萬分,心靈憂傷不安,他再不能在教會發揮他音樂恩賜事奉主。雖然如此,他仍是非常堅強,靠主渡這段難走之路。一天他發現主有新使命給他,讓他在癌症苦難中去體會患同病者之痛苦,特別是那些未信主之朋友。為了幫助這些人不走上悲觀絕望之路,他組織了一個扶持小組。每週按時作輔導及查經,使到這些病友大家互相支持,更透過他愛心及見証與福音短訊逐步引導他們信主。

二,例子就是他的太太,十年前她是一位在教會事奉傳道人。當醫生告訴她患有鼻咽癌時,真是難以接納。但因此病,頑固及不信之母親在夢中得神的啟示,她夢見女兒因病而進入醫院施手術,施完手術後一醒就開口第一句話是呼叫[媽媽]。真的,以後發生之事正如她在夢中一模一樣重演在她眼前,令她感動而信主。他太太感受到許多病友之痛苦及需要,在教會中輔導及幫助未信主之病友,使他們在悲痛中仰望信靠主。  

說到最後一個例子時,陳弟兄指著我及內子說:[你們看,他們沒有我們所有的健康,他們沒有我們有的許多方便,但他們卻遠行四處為主傳福音,引導多人歸主。以上所舉之三個例子都是:因他們愛主愛人緣故而獻上了他們的[沒有]給主。主賜福他們,將他們的[沒有]成為別人的[富有]。陳弟兄講完了之後,我心中好感動。啊!好一篇簡潔有力的生命講章。回家後我對內子說,讓我們重新思想奉獻真義,求主使我們學習更多奉獻之道,把我們更多的[沒有]獻上給主,求祂使用、祝福,讓這些[沒有]成為更多人的[富有],榮主益人。

Categories: 生命再思

愛的本質 - 恆久忍耐,恩慈

December 18th, 2010 Comments off

愛的本質 恆久忍耐,恩慈

賴建鵬

論到愛的本質,聖經說神就是愛!歌林多前書十三章把這個愛清清楚楚的告訴我們。沒有其他的愛可以取代神的愛,包括夫婦,親人及友人的愛;因為從神而來的愛是完善的愛,是滿足的愛,是不止息的愛。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這經節文在古卷中原本沒有“又有”這個連接詞,而直翻出來應該是「愛是恆久忍耐,恩慈」。因此說,這個恩慈是愛,神就是愛,在祂的愛裏面,是恆久忍耐。這愛就是神的屬性之一,當我們信了主之後,我們的生命中就有神的生命在我們裏面,神的形像就在我們的裏面。在林後3章18節這麼說『得以看見主的榮光,好像從鏡子裡反照』,當我們注視上帝的榮光,我們就會「變成主的形象」,那就是擁有主的樣式了。當我們活出神的生命時,人們就會從我們的身上感受到從神而來的愛心。

Categories: 愛的真諦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December 18th, 2010 Comments off

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賴建鵬

「愛是恆久忍耐,又有恩慈;愛是不娭妒,愛是不自誇,不張狂,不做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處,不輕易發怒,不計算人的惡。」林前十三:4-5

聖經告訴我們愛是不計算人的惡!

計算人的惡是人的本性,但可惜這種本性卻往往令到家庭破裂,夫妻反目,手足成仇,處處豎敵;奇怪的是人往往知道它的害處,卻又好像有心無力的而不著意去避免。

很多時,人往往因為好勝,不願吃虧,故不斷的數算別人的不是,到頭來是自己吃虧。人往往都以人的容忍有限,所以我們雖不和他計較,但也不能無止境的饒恕他呢!有一次門徒彼得來問耶穌:「有人屢次得罪我,我己經先後七次饒恕他,足夠了吧!」但主說:「不!要七十個七次!」,你想想,父母能不計較兒女的惡,是因為已經忘記了?夫妻能忍讓對方,是否己忘記了對方的錯!答案肯定是「不是」,那甚麼令他們這樣輕易的健忘呢?哦!是他們當中的關係,是一種生命相連的關係,這就是愛了!環顧現今週遭的破裂婚姻,破碎的親子關係,是因為在他們當中沒有了愛,以致他們不斷的數算對方的惡!

耶穌說:「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徙了。」(約13:35)

Categories: 愛的真諦

「愛人如己」的命令

December 18th, 2010 Comments off

「愛人如己」的命令

賴建鵬牧師主講

陳建良筆錄

你會怎樣去回應主耶穌的愛呢?第一、我們白白的領受了主的愛後,就遵從聖經的教導以欠債的心態去還這愛給別人。欠了人的債就當然要償還,對還未信主的人,我們是欠了他們的「福音債」,我們要愛他們,幫助他們也能早日相信耶穌得永生。

另外一種我們要還的債,就是基督徒肢體之間的債。保羅教導我們要像欠了弟兄姊妹的債般用愛去償還。例如在教會裏,我發覺到自己欠了一位弟兄或姊妹一點關心,那麼我便要開始關心他;看到弟兄姊妹辛勞的事奉,我們便應還他們一個鼓勵、一個欣賞的債;若有弟兄姊妹在病患中、在困苦中,我們便應還他們一個安慰和服侍的債。我們若以這種還債的心態去愛肢體,就能真正的使他們感受到真愛了。

第二種的回應是要用行動去表達愛。聖經中提到有一個律法師問主耶穌誰是他要愛的鄰舍?主耶穌就講了一個比喻來作答覆。衪說有一個人被強盜打傷後被丟在路旁,有祭司和利末人經過,看到他也不加理會。後來有一位撒馬利亞人路過就上前扶助,為他治理傷處,還把他送到客店去,留下金錢要求店主幫助照料他。耶穌講完這比喻之後,就反問律法師這三個人當中那一個才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呢?律法師答說是憐憫他的。主耶穌就說:「你去照樣行罷。」‘行罷’就是行動。老是聽、老是講並沒有用。所以我們單單聽道而沒有行道是死的。雅各書說:「有信心而沒有行為是死的」,正如有身體而沒有靈魂一樣。愛是行動,當你用主的愛去愛他人的時候,你便會領略到施比受更為有褔的道理。跟未信主的人傳褔音;用主的話語去勉勵軟弱的人、給他安慰,好使他能再次剛強起來。用實際行動,用犧牲的愛,用愛自己的愛去與人分享及分擔,這才是真愛。

生活在冷漠的社會環境中,確然也會令到我們漸漸也變得冷漠起來,不想去關心別人,但是當主的愛改變了我們之後,我們就不應再冷漠,讓基督豐盛的愛在我們的生命中流露出來吧!

Categories: 福音短訊

奉主名的大能

December 18th, 2010 Comments off

奉主名的大能

張敬明述,陳敖趣蓮節錄

 

          我出生在一個佛教的家庭,每達初一、十五都拜祭,吃齋及每晚上香。因為我相信é神û,拜祭可以得到é神û的保佑。

          一九八二年我的朋友吸毒,在那種黑暗的生活裡面,得到上帝帶領有大大的改變。他邀請我到教會,我便在那時候真正找到神;敬拜真神得真福樂。

          九七年賴牧師被請到聖何西宣道會領會,也在越華崇拜証道,我看到賴牧師很有神的恩典;不久後,賴牧師通知我們患了癌症,那時我開始有了疑問,我在想²為什麼他在分享時說,神給我們權柄趕鬼及按手醫治病人。為什麼這件事會發生在賴牧師身上?那時我很難接受,也不明白。但無論如何我都相信我們的神是信實的!

          我的兩個兒子,一個九歲,一個十一歲。一天晚上,大兒子和小兒子同睡,但小兒子不願意因此吵起架了。我問大兒子為什麼不獨自下層睡覺,他便回答說他害怕;因為下午看電視節目,有些鬼怪之影像,當時,我安慰他,只用自己的聰明智慧,並沒有用神的話語教導他。

          十五分鐘後,我從洗手間出來,經過他的房間,他叫我看他的手,肌肉在跳動,左手跳一下,右手接跳一下,後來看到左腳跳一下,右腳跳一下,覺得事情不妙,記起潘牧師講道,講到怎樣分別被鬼附及精神病,有些被鬼附的,有時是有肌肉跳動的現象;當時聯想到可能兒子身體有鬼怪上了身。這時候又記起賴牧師所講的,作神的兒女是有禱告之權柄的,便和太太一起跪在地上為兒子禱告。

          然而,禱告之後,肌肉仍然在跳動,信心有點動搖,在這個時候又想起林牧師的教導,他說主耶穌在世上醫治病人,有時候也需要兩次的祈禱。那麼我們奉主耶穌的名祈禱兩次,三次也算不得什麼。又再次為兒子祈禱。這次我並沒有閉上眼睛,一直望兒子而肌肉仍然在跳動。太太在旁邊講了一句話,若真不好轉,便入醫院吧!

          在作出這個決定之前,我對兒子說,我要再次為你祈禱,但祈禱之先,你先要向神認罪;看你心中有甚麼罪沒有,開聲向神認罪之後,我才為你祈禱。經祈禱及奉主耶穌的名把魔鬼趕出,我兒子的腳的肌肉此時再沒有跳動,手的肌肉也沒有跳動了。這個時候我連忙說哈利路亞感謝主!感謝主,奉主耶穌的名是充滿能力,祂已把魔鬼從我的兒子身上趕出了。

          這件事,可以証明主耶穌的權柄真很大,又令我學到一個功課;不要依靠自己的聰明,要依靠神。這次賴牧師再次來到我們當中証道及分享他在病中之經歷,感謝主,賴牧師已得到神的醫治,賴牧師所遭遇到的疾病,我也曾打過問號,為什麼他這樣有信心也會有這樣的病發生在他身上?十分感謝神,這一次賴牧師來到,也解答了我心中的疑難。他所講的見証,我很受感動。他說這場病要他學的功課是順服,同時更感到事奉神還沒足夠,還要多多事奉神。任何事情的發生,都有神的美意在其中。我心中在此並祝賴牧師的家庭,誠如詩篇121:8所說的é你出你入,耶和

華要保護你,從今時直到永遠。û

Categories: 福音短訊

離開活泉而自築水池

December 18th, 2010 No comments

離開活泉而自築水池

賴建鵬牧師主講

萬靜筆錄

「人若喝我所賜的水,就永遠不渴。我所賜的水要在他裡頭成為泉源,直湧到永生。」

414

當我在渥太華作開荒工作時,一天當我進入一間華人大餐館時,一位職工告訴我:老闆做了幾十年,從來不休息,有一天,他說身體太疲倦要休息了,就在那天去世了。我想到耶穌說:[人若賺得全世界,若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什麼益處呢?].人生在世,總要找一樣東西,滿足自己的慾望,但這些東西轉眼之間就消失了,生命也因過份勞苦而短促離世。

充滿男子氣慨大文豪,諾貝爾文學獎金得主的海明威,61歲的時候用手槍自殺。當他名利雙收的時候卻結束生命。原來他活著的意義,就是他的冒險氣慨。他甚至跑到密柄安湖區的森林深處的印第安人部落的區域,去體驗回歸大自然的感覺和冒險的生活。當他年齡大了,失去了能力,失去了靈魂活著的中心,自殺成為他唯一掌權的權力。「老人與海」也是代表著他的一生。為著尋覓快樂,一生艱苦奮鬥所得只不過如老人巨大的魚骨,雖然得來不易,但最後的是「那大魚已經變成廢物,只得潮水沖它而去」。老人與海也是代表著一般人在世上一樣,只看到肉體物質的需要與享受,而忽略了生命的糧食,沒有找到生命終極的目標及生命的意義,結果就是如此;似乎成功但結果卻失敗了。最近,香港歌星張國榮自殺身亡一事震撼多人,他己爭取到世人所爭取的「人生最高峰」的地位。但卻跳樓自殺,為什麼?他所得著的不是一般人所要追求的嗎?這乃是因為找不到人生的目標,人生空虛,迷幻度日,結果就是悲慘收場。

            人為什麼不能滿足?就是離開了活水的泉源,自己築出一個破爛的水池,裝多少水都漏光了,有一天自己的生命也消失了。

Categories: 福音短訊

寸箋寄意(二)

August 30th, 2010 Comments off

寸箋寄意(二)

<<摘錄病中之通信>>

聖經說得對⎡弟兄為患難所生⎦。許多肢體包括美國、加拿大、香港、法國、澳州及英國對我們很關心。在前面的日子我不知如何渡過,有時禱告又禱告,有時卻禱告不出,中途而停,有時大哭一場,有時常對著鏡子說話,⎡怎麼你裡面有癌細胞?怎麼了?你幾時會好起來?⎦但感謝主,主在我裡面賜平安,祂的話是何等甘甜、可靠,祂的應許不落空,記得一次我們打開聖經來讀之前祈求神賜祂的話語,有一節這麼說,⎡以耶和華為可靠的有福了⎦。感謝神,神是我們所依靠的,唯一的依靠者。在這些日子我常聽詩歌,詞是一樣的詞,曲是同樣的曲,但其感受與以前聽的何等不同。⎡祂的信實廣大⎦,祂的愛、祂的同在,是何等實在,何等甘甜,是我何等之需要。

在加州今年八月廿二日之高棉教會事奉工場,因是部份時間之緣故(每月去兩次,每次十天)薪金是按照每次而決定:那邊之信徒願意等候我,盼望我三個月放射治療後赴工場繼續牧養及傳福音。我是這樣作決定,神醫治我後我還是繼續事奉,無論何處,只要祂開路,我必前往。加州的區會昨天來E-MAIL說:⎡等一段時間後你若身體之故不能前往工場,我們就另物色牧者,不能長久有牧者。⎦我十分明白,也感受到他們之愛心。有這一些詩歌常安慰我:⎡神有應許天色常藍⎦,⎡牽我手⎦,這些詩歌是詩人之感受,經歷痛苦而寫成,不知安慰了多少人,如今又安慰我,我為此感謝神,又感謝那些受苦的作者。

親愛的弟兄姊妹,知道您們常為我們禱告。祂是我們的主,我們是祂的僕人,自從我們走這奉獻道路,我們從不後悔。雖難走,但有祂同在,是好得無比,祂從不虧待我們。多謝您們對我們之愛戴和代禱,求神大大的施恩,賜福您們。我會不久再寫多一些代禱信及我在病中之感受,好叫您們知道我的近況,以便更好的為我們禱告。昨天才收到癌症中心通知下週三(十二月三日)將赴中心接受第一次放射,希望他們不再更改(共需放射三十五次)。面對放射儀器,似乎站在⎡死刑台⎦上及想起嚴重的後遺症,心中難免有些懼怕,求主挪開。
× × × × × × ×

感謝主,這一、二天來,神賜我們有意外之平安。我們深信一切都在祂手中,我們要學習完全信靠、完全順服,我們正在學習的階段,逐漸體會到,當我們有埋怨、有懷疑的時候,我們才能真正安息在祂裡面。

× × × × × × ×

感謝主,在苦難中之肢體方能真正安慰有患難的肢體。我深信這也是神給我們的事奉崗位。一次一位教會之弟兄對我說⎡現在你在患病中,但我相信就是在病中,也是一種事奉⎦。我說我從來有這樣想過,我只知如今病了,不能作甚麼,唯一能作的事奉就是為人代禱,我也感到平時的日子我真正花時間為人的代禱太少了。他說,不是的,就是因你這次病,我們的教會個個都關注禱告,大家都得復興,靈命得長進,又曉得肢體相愛。是的,神的旨意太奧秘了,為甚麼我們有這樣、那樣的患難,有人能好好解釋得清楚,讓我們聽了能滿意。但只有完全順服、接受。我們才體會到安息。

這一兩天內神把一些在疾病痛苦之肢體(遠處及近處)放在我心中,我特為他們提名祈禱。多少時候是流著眼淚為他們祈禱。感謝主,若有這樣之患難日子,我可能體會到人之痛苦。我也深深相信神必垂聽禱告。正如人為我代禱一樣。L.太,我答應您,為您的兒子代禱,我深信神從來不作錯事,祂必有旨意在其中。

× × × × × × ×

到目前止,我們要感謝神的,就是天天都看到主的恩典,處處看到祂的恩手帶領,祂的奇妙供應,祂的愛實在是高深,祂的信實何等廣大。一些素來未謀面的肢體,以及認識的肢體,他們真誠之關懷、代禱及寄來之愛心奉獻,都令我們感動到熱淚盈眶。這是神之看顧,我常對兒子說:事奉主的人是神所愛,祂必看顧的。

感謝主,在這期間,神賜機會向病友傳福音。上週三與一位梁醫生一同向他大姐傳福音之後,帶她一同禱告接納主。又有機
會向一些肢體見證主的恩典及病中之感受,他們說聽後心中獲得釋放,願意順服主、感謝主。

神透過您給我們一家帶來了無限的溫暖及安慰,我們雖素未謀面,但基督裡我們是肢體。感謝主,這次患病其中我們得到祝福,就是肢體間愛的感受,是前所未有的感受。上週經電療後,身體輕了很多,因吃不下東西(輕了十多磅),但多人為我代禱,又有弟兄姊妹請我到餐室用膳;這一、二天吃得多一些。感謝讚美主,吃得夠營養方能接受電療,方能跟體內的癌細胞戰爭。使我想起屬靈方面也一樣,許多時候我們屬靈糧食吃不多或沒有胃口,屬靈生命就弱,所以打屬靈仗就戰敗了。所以應該吃多些神的話,充實我們的屬靈生命,這樣跟撒但之戰或肉體之戰就必得勝了。
× × × × × × ×

我們一直仰望主之開路,似乎神現在要引導我們另一種事奉的崗位⎯⎯向癌症病友傳福音。但我們的心很想作短宣的事工,但目前因身體及孩子之緣故,實不能前往。深信若為主旨,祂必施恩開路的。最近,不論近處或遠處,總有肢體介紹一些患癌症之病友給我,也有的介紹患關節炎的病友給內子,讓我們在他們最需要之時刻可以安慰及傳福音。所以我們也感到神讓我們在過去之年日所經歷之苦難是有祂的旨意在其中。祂不僅是塑造我們的生命,操練我們的信心,也要我們經歷祂的安慰,好叫我們同樣去安慰那些在苦難的人們。

上週六及主日我們被請到兩間教會作見證及講道,神很使用我們,在一百多人之會眾中,既然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舉手立志靠主愛主及靠聖靈竭力傳福音。感謝讚美主。另一間較小之教會一位領唱的弟兄在領唱時說,他女兒的一位同學十七歲,是一位喜歡唱詩之高材生,突然也患了癌症,所以我當場就希望他可讓我去探望她。另一位作主席之弟兄聽我講道後令他感觸萬分,回憶他父親三年前之癌症時歸主以及趁此時才向妻子致謝她對他父親愛心忍耐的服事,場面感人。為著這些我們要感謝主,祂使用我們這些曾經歷流淚傷痛的人再經歷聖靈如恩雨之滋潤心田,而使這田地結出果子榮神益人。
× × × × × × ×

記得我剛辭去活泉堂工作時,當時我對內子說我還是有負擔作″短期宣教″,她行動不便要在家中而我獨行。如今我突來之癌症,神反而加強我此信念,內子更有意與我同行,但我們心中很想購買一電動椅車,給她方便行走,我們出門傳福音可同去,若我自己出門事奉時,她也可以在家中或街上逛逛,出入行動很方便。如今您們之愛心奉獻,我們就用在這方面了,在此奉告。若神開路,我願盡力,短期佈道、陪訓,都願意為主得人,我們不想自己是病人,更不向壞處想,只想神必終有一日必釋放我們兩人身體健康,到處事奉,見人信主愛主,那時我們就心滿意足,不負此生了。
× × × × × × ×

因那時常在加州及溫哥華兩地飛來飛去,沒有安靜時間覆信,敬請原諒。八月底我已辭去加州之高棉教會之部份時間之牧職。感謝主,自我開始時九七年八月中只有大小十多人,我離開卻有五十多人(大小),這是神的恩典,當中有三個多月因治病不能前往工作。因為那邊之空氣不好,晚上睡眠時,我因電療之副作用呼吸有問題,每晚有數次幾乎停止呼吸,(帶太太去了三個月她告訴我,因我以前一人去,入睡了都不自覺)。另者,我每二或三月都要常作各方面之覆診,所以還是憑信心放下工場,重返加國。如今每日作晨運及體操及保養身體,希望留得青山在,不怕無柴燒。

× × × × × × ×

今早W.牧師夫婦帶來了您們寶貴而滿有鼓勵的信,以及神透過您們的愛心關懷,感謝主之預備,謝謝您們。上週當我聽到L.牧師長途電話告訴我您們有此心意時,我的眼淚禁不住流出來。第一,華福的總幹事又在遙遠的另一邊還顧念我這微小的主僕,這意味著多麼重大的意義;第二,一提到您時便使我回憶起廿五年前,當您代表希伯崙堂差會探望我們在渥太華剛開始的工場時,您的鼓勵、安慰、活潑之証道、感人的呼召,多人信主,那美好情景仍然留在我們的回憶中。我曾寄了兩封信給渥太華宣道會之弟兄姊妹,他們都說看了我的信,大家都得著,大家都懷念著我及過往之事奉,昔日廿多位奉獻團契之青年人中有的已是長老及長老太太了。

回想我們過去為主擺上、事奉,不單是領受⎡流淚撒種必歡呼而收割⎦,更是領受了他們之愛護及回報,所以事奉神是何等值得啊!我們蒙主醫治後,必要好好事奉祂,報答主恩。請您們為我們代禱,期望這日子不久將來臨!末了。

× × × × × × ×

Categories: 寸箋寄意

寸箋寄意(一)

August 30th, 2010 Comments off

寸箋寄意(一)

<<摘錄病中之通信>>

在我十多年前大病中,收到一百多封信、咭片、及E-MAIL。每次讀到這些
充滿愛心之信,心中無限感激。因篇幅有限,只能從中摘錄如下:

主內安好,您的電療進展如何?渥宣弟兄姐妹很關心你和師母一家,常常在禱告中記念您們。我們相信神是聽禱告和醫治的主,祂必會幫助祂的兒女。

× × × × × × ×

從電話中聽到你的聲音,心裡有點安慰。你雖然患病,仍充滿著主的喜樂及信心,感謝神!從你寫的詩詞字裡行間也領受到你的感受。我們深信神必定聽我們眾人為你們同心的禱告(雖然我們的子女對你們一家不大認識,但由於每日禱告的關係,已深深將你們的需要放在心內),而慈愛的主必保守你們。
司徒太她跟我分享過她初時因丈夫及兒子因意外去世,而得你向她傳福音而至信了主,她內心非常感激。現時司徒太在迦南團非常熱心事奉,是迦南團中堅份子。

× × × × × × ×

我們是一群曾經參予或現在仍參予於⎡溫哥華恩雨之聲⎦的弟兄姊妹,常常記得:您們對主事工的支持、不計較、慷慨的幫助….都令我們十分敬重和欣賞。

× × × × × × ×

從OTTAWA開始,我們就交上了朋友,直至如今。我們都不明白你們為何會遭遇這許多事情。我的結論是:你們是神所揀選在今天的約伯!為了完成天父在你們身上這不尋常的計劃(十分十分不尋常),我覺得有一個重要關鍵:這故事必需流傳,告訴世人:⎡靠主的人在這樣不尋常的痛苦中仍有榮耀的盼望⎦!!痛苦是十分真實的,盼望也是十分真實的,一定叫許多在痛苦中的人得盼望!

× × × × × × ×

你的見証深深地感動了我,我一直非常了解你們為主所擺上的。我軟弱的時候也會問主為什麼?讓他們經過這許艱難的道路?我堅強的時候我為你們祝謝。神啄磨你們為了要榮耀祂的名,活出祂的形狀,我反要感謝。求主使用你來作更大的見証,我在懇切代禱。

多謝你們七月來渥宣教會分享神的恩典及作為,雖然我對你們認識不深,從你們的分享書信,多多少少對你們有一點認識,更受感動的是你們對弟兄姊妹的關心和愛心。姊妹和弟兄是我認識的,你時常給他們鼓勵,用你過往的經歷來安慰他們,使他們對神的信心,不致於動搖。而他們也學習你的榜樣,安慰別人,而我三舅父是其中受慰者。因著主的愛,我們能享受弟兄姊妹的愛,這是何等奇

× × × × × × ×

你的見証深深地感動了我,我一直非常了解你們為主所擺上的。我軟弱的時候也會問主為什麼讓他們經過這許艱難的道路?我堅強的時候我為你們祝謝。神啄磨你們為了要榮耀祂的名,活出祂的形狀,我反要感謝。求主使用你來作更大的見証,我在懇切代禱。
多謝你們七月來渥宣教會分享神的恩典及作為,雖然我對你們認識不深,從你們的分享書信,多多少少對你們有一點認識,更受感動的是你們對弟兄姊妹的關心和愛心。姊妹和弟兄是我認識的,你時常給他們鼓勵,用你過往的經歷來安慰他們,使他們對神的信心,不致於動搖。而他們也學習你的榜樣,安慰別人,而我三舅父是其中受慰者。因著主的愛,我們能享受弟兄姊妹的愛,這是何等奇妙。
× × × × × × ×

六月四日來信及多種寫作我都詳細閱讀了。我心中萬分難過,也衷心地感謝主給你醫治康復。你是主的牧羊人,為拯救人的靈魂不辭辛勞,主必處處與你同在,我們只有虔誠地禱告,主一定垂聽的。馬可十一章廿四節教導我們說:″我告訴你們,凡你們禱告祈求的,無論什麼,只要信是得著的,就必得著。″你這次的疾病和康復更証明主藉著你顯出祂的大能。

× × × × × × ×

求主親自醫治並賜下信心與心靈的平安,你的見証與交託甚為寶貴,求主賜下多方面的恩典。

× × × × × × ×

為您們對神的信心感謝神。雖然神沒有應許天色常藍,花開常漫,但祂的同在,真是我們最寶貴的應許。仰望神每天的帶領及保守。雖經過死亡的幽谷,也不怕遭害,蒙主恩再進入祂榮耀的豐盛裡。
× × × × × × ×

我們在主前,在祂施恩座前,平靜地依靠祂,進入祂裡面。
你要把你的重擔卸給耶和華,祂必撫養你,祂永不叫義人動搖。(詩55:22) 神是幫助我的,是扶持我命的。(詩54:4)
我倚靠神,我要讚美祂的話。我懼怕的時候要依靠你。(詩56:3-4)

× × × × × × ×

剛才從教會一位姊妹口中,知道賴牧師患病的消息,我們第一個感覺除了驚訝外,就是問神為什麼?為什麼要發生在這個家庭身上,難道牧師的擔子還不夠重嗎?牧師是整個家庭之支柱,往後的日子牧師怎樣照顧師母呢?我們不明白為什麼神會容許這些事情發生,我們為你們流淚,為你們禱告,仍然不相信神會這樣對待你們。不過今天剛剛收到JOHNNY WONG的聖誕卡,裡面附著牧師寫給
弟兄姊妹的信,我們反而得著安慰,牧師在這困難的經歷中,仍看這些為神給他恩典,給我們很多的鼓勵。
細閱九八年二月五日第5194期愛聲報,始知牧師罹疾概況,當即與教會代禱小組連繫加入聯禱網,我們曾在應許會同工,可記得是全球星期三晚同步分區祈禱。願愛我們的主在荒漠甘泉(新版)中每日賜下新力量,戰勝殘害粵閩同胞的病魔。祝虎年康泰。
龍翔彩雲上,虎躍莽岡中
精氣盈青鼎,神力鞏豐功

× × × × × × ×

從您的分享見証中的確顯示出神恩浩大。您在試煉中對祂不移的信心與依靠,給我們帶來莫大的鼓勵。感謝主在您身上的作為,深信神今後要更加從您身上得榮耀。

× × × × × × ×

自從得悉賴牧師身體抱恙,我們教會弟兄姊妹便每週都在禱告中記念你們,求主醫治的大能與你們同在,施恩保守你們早日康復。從華聯會呂牧師的來函中閱到牧師的代禱信,閱後內心十分感動。
× × × × × × ×

十分感謝您在渥太華牧會,傳福音給我們聽,否則我們這班小伙子也不會成為基督徒了。現有些少心意,是我們的感謝,希望能減輕了點點的擔子。(九位在港之⎡渥⎦弟兄姊妹)

× × × × × × ×

謝謝PAUL寄來的分享,您們的遭遇和試煉,實在不易受,但您們靠主的得勝卻激勵了我。願慈悲的天父每時每刻與您們同在,有夠用的恩典給您們,在禱告中記念您們!

× × × × × × ×

這是姐妹們愛心的禮物,我已訂購錄影帶給您們,希望能幫助您們和病友,或更多的人。深信一切都是化妝的祝福(羅8:28)。願神繼續大大使用您們。

× × × × × × ×

信中說到您採訪一位牧師時的感覺,我心中很感動。人,真是不算什麼?我們都往往愛別人的強,厭別人的短。現在經歷一場病,相信我以後對⎡不可愛⎦的人也會較多愛心。神有祂造就人的計劃哩!VICTORIA姊妹和我常有通訊,有什麼實際的行動,我可以幫助她呢?我常記念她的苦楚。願弟兄姊妹多關懷她的需要。

Categories: 寸箋寄意

神的靈感動我高歌

August 30th, 2010 Comments off

神的靈感動我高歌

小敏

舅媽向我傳福音
在中國農村長大的我,本不愛說話,想不到1990年至今作了九百多首詩歌,被神使用,深信一切都是神的恩典!
我在老家讀初中時,因患鼻竇炎,胃又不好,有膽囊炎,坐下說話也會喘氣,很疲累。由於身體虛弱,結果只念了兩年初中。那時覺得活著太沒意思了,想過自殺。就在此時,神憐憫我,藉舅媽向我傳福音。

我媽的娘家都住在一個村子,我家住東頭,舅舅、舅媽住西頭。舅舅在村上很有勢力,舅媽性格很厲害,常愛罵人,不管甚麼人都不放在眼內。後來舅媽因為病得醫治,誠心信主,且跟從前得罪過的人一一認罪和好。舅媽信主後,來我家傳福音;我一向很怕見到她;但又怕媽媽責備我對長輩無禮,便跟她去了教會。那晚教會中坐著的都是些年長的大伯大嬸;他們與我平日所見到的長輩們都愛板著鐵青臉可不一樣,只叫我感到溫暖、和平!他們中間真有神同在!

病得醫治矢志隨主
回到家裡,我跪下禱告:「神呀,我相信有 你!以前我看到大自然,已感到很奇妙,為甚麼四季不會亂秩序呢?我實在相信有你這位看不見、摸不著的神!我來到你面前有個請求:求你醫治我的病。」禱告後渾身輕鬆,真有「無病一身輕」的感覺,心裡十分喜樂!於是我開始去聚會。過了一段日子,媽媽陪我去檢查身體,醫生對我說:「你現在不再有鼻竇炎了!」當時心裡禁不住說:「神呀,你真偉大!」又對媽說:「主耶穌醫治了我,我一定要好好相信祂、服侍祂。」

當我決意跟隨主的時候,就應驗了主耶穌說:「若有人要跟從我,就當捨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來跟從我。」(太十六24)當時有些人,甚至是家人也嘲笑我。感謝神,我一點也不生氣。想到主的話,走這條路就覺得輕鬆、愉快!後來我們老家的福音事工特別興旺!那年,我親眼看見聾子聽見,駝背的挺直了腰。神呀,你的作為實在超過我們所能想像!

聖靈感動我高歌
1990年的新年十分寒冷,有一天我聚會回家,感到特別喜樂。神的靈感動我作了第一首詩歌「帶著你的歡笑」。起初,弟兄姊妹對我的詩歌都接受不了,因他們喜歡那些老詩歌。當我寫了十多首,突然有一天他們喜歡上其中一首:「主啊,願你拉著我們的手,在風雨中行駛;主啊,願牽著我們的心,飛往世界各地…」這歌唱出了他們的心聲──盼望能到世界各地傳福音。他們哭著禱告。後來找到會寫樂譜的弟兄姊妹,就替我把這些詩歌逐首寫出譜來。

我娘家在河南,婆家在河北,我們有一群年輕傳道人好久沒有回家。那天,我拉著他們的手禱告,突然有話湧出來:「家鄉水,故鄉山,問你何時還?」隨即淚往下滴,拉著他們的手跪下禱告。通常有感動時,我會離開現場,到安靜的地方寫詩歌;但那次我一直拉著他們的手,五分鐘之後詩歌就出來了,沒經修改。感謝神!「家鄉水,故鄉山,問你何時還?你這樣回答他:也許很遙遠!…沒有回家收高粱,已經很多年!沒有回家看爹娘,已經很多天!家鄉水,故鄉山,問你何時還?你這樣回答她:也許很遙遠!」當我唱時,他們都哭成一片;於是我們舉起手禱告,決心踏上這服侍的路!

我和另一姊妹回老家服侍。她說在服侍中,有人對她有很大的誤會、攻擊,很難受!那晚,我們一起禱告,我靈裡有感動,就唱著:「在外的日子,常想念老家;耳邊響起媽媽的話,風雨裡別想家…受到誤會和攻擊,不要多說話…我們都一同走天路,一同回天家,見到阿爸…一切都真相大白啦,會把你的眼淚擦。」給她很大安慰。其實,很多福音性和鼓勵性的詩歌,我都是在某些情況下作的,正適合中國家庭教會的弟兄姊妹唱。

神是我創作的源頭
現在,我在老家跟弟兄姊妹一起去傳福音、服侍,教唱詩歌、帶領敬拜。我從不知道下一首會寫些甚麼詩歌;然而,神感動我的時候,就像一道光引導著我。有少數人不喜歡我寫的詩歌,甚至會罵我;但我說:「主呀,當稱讚和吵罵的聲音加在一起,就是十字架。」我繼續禱告求神也將一些敬拜詩歌賜給我。

過去我唱歌,高唱不上去,低又沒聲音,中氣不足;現在卻可以很自然地唱出來。過去甚麼大調小調,一概不知;現在也稍知一點,小調較低沉憂鬱,大調較明快活潑。文學方面,甚麼副詞、形容詞、連接詞…我全不懂;但透過神感動我就寫出來了。我家是種地的,所以靈感一直都是來自大自然。寫詩歌的時候,我都是一氣呵成;但有時候我正在寫歌,突然有人敲門,就得放下去開門。但客人走後我禱告,神又能讓我的思路再接上,真奇妙!

我體驗到神源源不絕地感動我寫詩歌,讓弟兄姊妹得激勵。有一次,我們教會很多同工被抓了,感到很孤單,不知道該怎樣向前走,我為此禱告,神感動我歌唱:「在黑夜我已看見黎明,在黑夜我已看見晨星…在黑夜花香更濃,在黑夜腳步更加堅定…」

「十字架」與「非典」之歌
多年前,中國大陸看電視尚未普遍,我就希望能有一部傳福音的電視片,後來知道遠志明弟兄他們真要拍「十字架」,就每天為這片子禱告。他們請我拍時,我本不願意;怕別人誇讚,自己會驕傲;後來我專心為這事禱告,覺得很平安,就拍了。

拍攝完畢在大陸播映時,看的人沒有不哭的。之後聖靈感動我作了「十字架之歌」:「十字架的路上滿了血和淚,心中卻喜樂平安;十字架的路上滿了羞辱苦難,還是依然向前,因為十字架的大愛,誰也報答不完…十字架的大愛鋪天蓋地…十字架,十字架,帶給全人類生命的曙光。」

2003年「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間,我為此作了三首詩歌。當時,我們教會有對夫婦在電視台工作,有感動做一個有關「非典」的光碟,他們打電話給我,正好我有三四首詩歌要唱給弟兄姊妹聽,例如:「神的兒女不要害怕,末後的災難有多大;只要你緊緊依靠敬畏耶和華,祂必保護我們的家。現在是末世啦,主耶穌快回來啦!」感謝神,這詩歌在瘟疫期間可以鼓勵弟兄姊妹。

記念國內肢體需要
今天,我有機會跟弟兄姊妹分享,是神的揀選,神的作為!祂也是我最知心的朋友。我深知若不是神許可,患難只會擦肩而過。真要靠大家代禱。盼望常在禱告中記念我們。(余黃國凱筆錄)

Categories: 漫談聖詩

聖樂與敬拜

August 30th, 2010 Comments off

聖樂與敬拜

李長華

音樂在崇拜中佔有重要地位。聖經一直注重詩歌,從以色列人出埃及時唱的“井歌”(《民》21:17)到《詩篇》,都是可唱的讚美詩。

舊約時期,音樂事工是由專業人士負責的。兩約之間,崇拜包括了四個主要內容:讀律法書,教導,歌唱,禱告。新約時代,保羅明確勸勉初期教會“當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對說,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弗》5:19)。

耶穌在世時,聖經沒有很多唱詩的記載。但是當耶穌和門徒的“最後晚餐”結束的時候,聖經說:“他們唱了詩,就出來往橄欖山去。”(《太》26:30)

崇拜音樂的風格和內容,常常反映時代的文化、習慣和世界觀,所以不斷變化。現根據林慈信牧師的總結(註1),將崇拜聖詩和教會詩歌的發展簡述於下:

一、中世紀

中世紀時,有人將當時流傳的聖詩彙集成冊,稱為安博羅西清唱曲(Ambrosian Chant),以及格里高里清唱曲(Gregorian Chant)。這些清唱聖歌的曲調一般比較沉靜單一,現代人會認為太古板。但是吟唱起來能使人專注於從內心頌讚神,與神有靈交。它們流傳至今,成為崇拜音樂歷史的一部分,對其後的許多音樂大師,有很深的影響。

二、宗教改革

16世紀宗教改革以後,引發了教會音樂的發展。

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 1483-1546)寫了一些聖詩,其中一首《堅固堡壘》(A Mighty Fortress is Our God,《見生命聖詩》第50首),激勵信徒與撒但打屬靈爭戰,並靠主得勝。

巴赫(J. S. Bach, 1685-1750),這位有名的古典音樂家,近代音樂之父,是非常虔誠的基督徒。他的信仰深受馬丁路德的神學影響,在教會以音樂事奉多年,常在作品原稿的開頭寫上“J. J.”(意為耶穌幫助我),樂章結束處則註明“S. D. G.”(Soli Deo Gloria,意為唯獨歸榮耀於神)。他一生寫了許多清唱劇(Cantatas),聖樂曲(Oratorios),和頌讚聖詩(Anthems)。

和他同時代的韓德爾(Handel, 1685-1759),深感於神的榮耀、莊嚴和權能,在短短的三個星期內,寫出了有名的彌賽亞神曲(The Messiah)。他聲稱寫的時候,真是深受聖靈感動。這部大合唱每次演出,都感動無數聽眾,甚至英皇喬治也在演奏會上情不自禁地肅然起立。

這些音樂大師,以虔誠崇敬的心,認識到神是創造者,配得我們敬拜。所以他們用音樂對神作出回應。他們的作品完全是為榮耀神,奠定了“以神為中心”的崇拜聖樂基礎。

三、清教徒

16至17世紀清教徒運動(Puritan Movement, 1558-1660)時期,清教徒認為當時英國教會的崇拜及事工,包含太多傳統、儀式等人為的東西,應予改革。清教徒主張吟唱《詩篇》,他們把《詩篇》加上韻律節拍,在教會崇拜中使用。

瓦茲(Isaac Watts, 1674-1748)是清教徒聖詩的大師,被稱為“聖詩之父”。他寫了許多取材於《詩篇》的聖詩,如《主治萬方》(《詩篇》72篇,見《生命聖詩》第16首),《普世歡騰》(《詩篇》98篇,見《生命聖詩》第89首)等。他也有許多詩歌引導我們把心思集中在基督的十字架,如《奇妙十架》(見《生命聖詩》第122首),《主在十架》(見《生命聖詩》第119首)等。

四、大復興

18世紀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 1703-1791),在英國和美國領導了靈性大復興。他的兄弟查理‧衛斯理(Charles Wesley, 1707-1788),則寫了不少激勵信徒敬拜景仰神的聖詩,例如《神聖的愛》(見《生命聖詩》第44首),《奇異的愛》(見《生命聖詩》第178首)等。

同時期,出現了許多優秀的聖樂作者和深邃的聖詩,如古柏(William Cowper, 1731-1800)的《寶血活泉》(見《生命聖詩》第173首),牛頓(John Newton, 1725-1807)的《奇異恩典》,海柏(Reginald Heber, 1783-1826)的《聖哉三一》(見《生命聖詩》第5首),瓦弗德(William Walford, 1772-1850)的《禱告良辰》(見《生命聖詩》第427首),托普雷(Augustus Toplady, 1740-1778)的《萬古磐石》(見《生命聖詩》第190首)等等。教會音樂的蓬勃發揚,和信仰的復興緊密相聯,是靈性復興的產物。

喜愛現代音樂的信徒,不一定欣賞上述等人聖詩的曲調,但我們一定不能忘記,這些作者的詩詞中,所蘊含的以神為中心的豐富內容。我們應當把“以神為中心的崇拜”的傳統,留給我們的子孫。這是聖靈賜給普世教會的寶貴禮物。

五、19世紀福音詩歌

19世紀美國的一些詩歌作者,如盲人女作家克羅斯比(Fanny Crosby, 1820-1915),桑基(Ira Sankey, 1840-1928)等,寫了大量福音詩歌。例如Crosby的《有福的確據》(見《生命聖詩》第414首),Sankey的《主是磐石》(見《生命聖詩》第289首),韓基(Arabella Hankey, 1834-1911)的《喜傳福音》(見《生命聖詩》第263首),摩爾(Joseph Mohr, 1792-1848)的《平安夜》(見《生命聖詩》第93首),斯克里文(Joseph Scriven, 1819-1886)的《耶穌恩友》(見《生命聖詩》第433首)。這些詩歌著重個人與基督的關係,屬於靈修、鼓勵和傳福音的性質。曲調則多採自美國建國期間的民歌和內戰前後的歌曲。

19世紀許多年輕信徒,回應慕迪(D. L. Moody)和莫特(John Mott)的呼籲,獻身傳福音,紛紛到東方作宣教士。於是把這些福音詩歌也帶到亞洲、非洲和南美。中國基督徒對這些詩歌甚為喜愛,得到靈性上的滋潤和激勵,所以這些詩歌在中國教會保存了下來。20世紀30年代,國內出版了《普天頌讚》,即收集了大量這類優美的傳統詩歌。

同時期,國內一些教會、福音團体和傳道人,也編印了一些詩歌集,例如《聖徒心聲》、《聖徒詩歌》、《靈糧短歌》、《復興詩歌》、《伯特利詩歌》、《頌主詩集》、《基督徒詩歌》、《晨星詩歌》、《詩歌》等等。

這些詩歌本中,有許多是中國傳道人和信徒自己創作的新歌,但仍然受到19世紀福音詩歌的很大影響,以享受與神的靈交、團契為主。

20世紀中期,香港教會和團契,也把福音詩歌收集成《青年聖歌》專集,使用至今。

19世紀的福音詩歌,絕大多數歌詞是指向基督徒,而非像中古時期崇拜聖詩那樣,專注於敬拜神。例如《在花園裡》(見《青年聖歌綜合第一冊》第73首),述說信徒與主耶穌交通的個人寶貴經驗,因此不是一首敬拜用的詩歌。但是這些福音詩歌對信徒靈命的提升,促進傳福音的熱忱,以及對教會的造就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

除此之外,這個時期也有一些單純歌頌、讚美神的聖詩,如包博(Carl Boberg, 1859-1940)的《你真偉大》(見《生命聖詩》第12首),從述說神創造的精博廣大,到回顧救主在十字架上成就的赦罪救恩,進而瞻望主再來的榮耀,作者自內心發出了“你真偉大”的歡呼。配合瑞典民歌的旋律,唱起來真會讓我們不由自主地跪下,向偉大的神“謙恭地崇拜、敬奉”。

六、現代詩歌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非洲黑人的爵士樂(Jazz)在美國廣為流行,後來在演奏中加上一些搖擺的舞蹈姿勢,發展成為“搖滾樂”。到了20世紀60、70年代,美國反文化運動嬉皮士興起,搖滾音樂吸引並籠罩著年輕的一代。

西方教會也順應這潮流,用搖滾樂的輕快曲調譜寫教會歌曲,配上屬靈字眼,稱為“福音搖滾樂”。有人為了避免“搖滾”這名稱,就稱之“福音流行音樂”。加上靈恩派教會倡導“讚美短歌”,於是現代流行的這些詩歌,逐漸在教會和團契中流行起來。

由於這些現代詩歌節奏快,歌詞簡單,容易上口,所以很受年輕信徒喜愛。許多教會為了迎合會眾的胃口,為了吸引青年參加崇拜,就少唱、甚至不唱傳統聖詩,而用現代讚美短歌來取代。

這種風氣很快傳到東南亞各地教會,許多華人作曲家和出版商不斷推出新的詩歌,於是傳統聖詩逐漸被擱置,被淡忘(註2)。許多年輕或者新信主的基督徒,甚至從未聽說教會歷史上還有那麼多深邃優美的聖詩。這實在十分遺憾並令人擔憂!

七、當代中國

20世紀80年代,中國教會有了蓬勃的發展。無數家庭教會像從地平線突然冒出,遍及全國城鄉各地。這實在是聖靈的工作。配合這個大的復興,聖靈也感動一些像呂小敏姊妹那樣的肢体,寫出、唱出自己心靈與神交通的心聲,大量的屬靈短歌因此在教會中詠唱。

我在河南的時候,一位弟兄告訴我,像小敏那樣能歌會編的歌手,在家庭教會裡比比皆是。這說明神要在這個時代,作祂奇妙的工,興起更多的器皿來,為神國的擴展擺上。

不過這些短歌,多半仍然屬於福音詩歌的範疇,著重信徒和神靈交的感受,以及對神的愛慕。在表達正確而有力的真理方面,還遠不能和那些歷世傳唱的傳統聖樂媲美。因此我們仍然需要鼓勵國內的弟兄姊妹,不要捨棄歷代所積累的寶貴財富。

聖樂指揮家唐真姊妹說得好:“對我來說,沒有人帶領這一代年輕人在敬拜中頌唱《先賢之信》這樣的聖詩,是很痛心的(筆者註:此詩收集在《生命聖詩》221首,19世紀Frederick Faber所作)。我理解年輕人需要‘他們的’音樂,但為什麼許多教會幾乎徹底拋棄‘傳統’聖詩,或只是象徵性地在成人主日崇拜,用上一兩首‘點綴’一下?歸根到底,我們敬拜時,神是我們的唯一聽眾。如果我們只是根據我們的喜好來選擇音樂,那麼我們的敬拜就成了取悅自己,而非討神的喜悅。”(註3)

我完全理解這位指揮家的憂慮。年輕一代在現代音樂的環境裡長大,自然更習慣於那樣的音樂。可是教會的牧長等帶領者,有責任保持教會優良的傳統。

現代崇拜詩歌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作品。特別是近來,有更多以聖經經文譜寫的讚美詩,以讚美敬拜神為中心,有些詩歌對醫治破碎心靈很有效。上個世紀50年代葛培理佈道大會所唱的一些“當代詩歌”,在傳福音的事工中就起了震撼的作用。

小敏的詩歌一在家庭教會傳唱,立時抓住了弟兄姊妹的心,掀動了愛主、追求主的熱忱,這明顯是聖靈的工作。不過也有一些現代崇拜詩歌,歌詞內容過於膚淺,有些短詩只是簡單重覆一兩句話,以製造一種情緒上的振奮狂熱,或一種“靈裡的高潮”,把情緒置於真理之上。

保羅教導我們,“要用靈歌唱,也要用悟性歌唱”(《林前》14:15)。用悟性就是要我們明白所唱詩歌的內涵,那麼詩歌的歌詞,就應當符合聖經,扎實而正確。有些詩歌時常把“我”或者“我的崇拜”當作中心,力圖表現自我,這就挪移了神為中心的地位(註1)。

有些現代詩歌所用的字眼和曲調,太像世俗的流行曲。有的詩歌用一種很輕浮的曲調來表達神的聖潔,把神的莊嚴和神聖性扭曲了。像這樣的詩歌,我們不應當採用。唐佑之牧師強調,崇拜既為敬拜神,應以神為中心,詩歌音樂應當讓我們享受神的同在,而不是享受人情緒的感受和滿足(註4)。

一位第一次來到教會參加崇拜的朋友說,他最喜歡也最得益處的,是教會裡的唱詩,給人一種安穩寧靜的感覺,使心靈得到舒解,和社會上或者電視、廣播裡那些嘈雜喧鬧的歌相比,宛如兩個不同的世界──據我所知,不少人就是由於想聽寧靜優美的音樂唱詩,開始來教會的。

讓我們用聖詩去影響世界,而不要一味遷就、追隨世界的潮流,讓世界改造教會!

註:

1. 林慈信,《崇拜音樂──傳統或現代?》,《21世紀基督徒裝備100課》,2005年8月,614-622頁。
2. 王永信,《教會音樂今昔談》,《大使命雙月刊》53期,2004年12月,1-3頁。
3. 唐真,《聖詩與現代短歌不同》,同上,63頁。
4. 唐佑之,《論今代教會音樂》,同上,4-6頁。

其它參考文獻:
1. 李建安,《從“敬拜讚美”看後現代主義對教會的影響》,《大使命雙月刊》53期,2004年12月,8頁。
2. 王露茜,《談敬拜與教會音樂教育》,同上,11頁。
3. 謝林芳蘭,《聖樂飄飄處處聞──論會眾的唱詩》,同上,14頁。
4. 賴建鵬,《敬拜的真諦》,《生命季刊》22期,2002年6月,11頁。
5. 陳慕川,《也談今日的教會音樂》,同上,14頁。
6. 楊鍾祿,《唱詩,讚美與敬拜》,《金燈檯》2002年11月號,4頁。

作者現住馬里蘭州,在教會負責音樂崇拜部。

Categories: 漫談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