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ive

Archive for March, 2017

Yvonne’s Remarkable Dream

March 23rd, 2017 Comments off

writen by Pauk Lai
Translted by Edwina Leung

bout one year ago, Yvonne had a dream. She dreamt that she was like a princess, riding into town. The people around her were waving, welcoming her with much excitement. At that time, I thought her dream symbolized the possibility of moving to a new mission field, where we were welcomed by the crowds.

It hadn’t crossed my mind to compare her dream to her inevitable passing and entering into the Lord’s embrace. Now that I think about it, I sense God used Yvonne’s dream to give her a glimpse of her heavenly home. Therefore, Yvonne experienced a deep sense of peace ten days before she passed; she was ready to go to her heavenly home.
The night before we held her last fellowship meeting in our home, she said the hymn “God Prepares” was impressed upon her. She was inspired by God to know that it was time to go home, and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she asked that we sing this song together. She requested we sing the second phrase “Whether now, or later, God prepares. Although it is not according to my timing, not according to my timing, it is according to His timing.” When to live? When to die? It is all according to God’s perfect timeline. We only need to accept it.
That amazing hymn is one that I haven’t sang in years. So on that night of fellowship, she invited the brothers and sisters to sing “God Prepares.”
God Prepares
1. Whether this way, or that way, God prepares. Although it is not according to my plans, or your plans, He has His plan, He prepares.
2. Whether now, or later, God prepares. Although it is not according to my time, or according to your time, He has His timing, He prepares.”
Chorus:
I depend on Him, because He prepares. I wholeheartedly depend on Him, because He prepares.
Categories: 生命再思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轉自生命季刊]Views 22893

March 18th, 2017 Comments off

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Original 2017-03-16 赖建鹏 生命季刊

 /赖建鹏

小引

[人们所要的是强健的、成功的、胜利的、不碎的。但是神所要的乃是在地上不成功的、失败的、伤心的、软弱的。天上充满着地上破碎的生命,没有一根压伤的芦苇是基督所不能恢复的。祂能使一个被痛苦、忧愁所压伤的生命,变成一架弹出赞美的音乐来的古琴。祂能把地上的失败变成天上的荣耀]。——密勒J.R.Miller

 [没有一根压伤的芦苇是基督所不能恢复的。祂能使一个被痛苦、忧愁所压伤的生命,变成一架弹出赞美音乐的古琴。祂能把地上的失败变成天上的荣耀]。——荒漠甘泉

 芦苇生得很高,除了作鱼竿、间尺等工具外,也可做杖。“压伤的芦苇(杖)”并不是指断了的,而是指在收割时被大力挤压以致折断了。故此,压伤的芦苇在表面上与强健的芦苇一样,也可能短暂让人倚靠,但不知何时它会忽然折断,那时倚之为杖的人就会跌倒了。同样,古代灯火以灯芯燃灯油,“将残”就是灯油快到油尽灯枯的的阶段,随时使屋里的人陷进忽然的黑暗中!正因它们会为身边的人带来忽然的危险,所以人必定会把伤芦与残灯毁掉。

 而我们的主却不是这样,祂的恩慈使祂叫伤苇得以医治,残灯得添新油。我们都喜欢祂的恩慈,所以常被这句话所感动。但,大家有没有想过,祂不断伤苇,又不灭残灯,那么祂留之何用呢?

 “芦苇压伤,灯火将熄”正是今天世人面临的光景。圣经告诉我们,撒但利用人内心的私欲来试探引诱人,让人犯罪,让人任所欲为。人因此被罪所捆绑、被罪压伤,至终成为罪的奴仆,痛苦至极,最悲惨的是他们的灵魂还要等待最后的大审判。耶稣到世上来,道成了肉身,为世人的罪被钉十架。圣经告诉我们;全世界人的罪都归在祂身上,以赛亚书536节:“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华使我们众人的罪孽都归在祂身上。”祂为我们被钉十架,所以天父才能因我们的悔改认罪而赦免我们的罪过。因为祂被压伤,祂将命倾倒,以至于死,祂自己好像将残的灯火一样;人以为祂已经死了,已经完了。感谢主!祂复活了,因为祂的复活所以祂能叫压伤的芦苇,再次挺起来。因为祂的复活,带给我们新的希望,新的能力,新的道路,新的异象,我们的生活有了盼望。

 1、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约八章记载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拿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正行淫之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她。”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的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

这妇女正如被罪压伤,正如被折断的“芦苇”,但满有怜悯慈爱的主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罪必有它的代价。主不定她的罪,因为主在十字架上为所有人的罪付了代价:“因为罪的工价乃是死,惟有神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罗六23)感谢主,祂不折断压伤的芦苇,主不定她的罪,吩咐她“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祂使人因祂的生命得以绝处逢生,生命重新被建。

 2、被罪孽所压伤的撒玛利亚妇人

约四章记载一位撒玛利亚妇人,她已经有五个丈夫,现在与她同居的人也不是她的丈夫。她被罪孽所压伤。她为了避免别人看见,她在烈日之下没有人打水的时候,出来打水。这个女人正是代表今天的社会。今天世人崇拜性欲的偶像,性与色已达世界每个角落。网络及广告都用色情来吸引人,人已到色情狂的地步了。魔鬼败坏世界的方法,就是让人沉迷在色情里。正像挪亚时代一样,人被色情所迷惑,人终日所想的尽都是恶,已经不知何谓羞耻。感谢主,因着祂的慈爱与忍耐,祂把活水赐于她,令她喝了活水就永不再渴。世人以为追求世上一切的财物、性欲、权势——会能满足于他的人生,其实得了这一切也是再渴,是没有止境的渴。感谢主,今天我们看到许多的人,都因为主耶稣成了他们生命的活水,得蒙主恩,成为主的见证。

 3、失落的浪子

 路十五章记载了主耶稣所讲的失落的浪子。他本有一个温暧富有的家,但因着自由而坚决提早要父亲分家产,离家到外面过浪荡的生活,结果他所有的銭没了,朋友也没了,他过着吃猪食的非人生活。一天他想起在家的生话何等美好,为何在此受苦呢?他走投无路,像被罪压伤的芦苇、又如将残的灯一样,但因着父爱的吸引他还是走上归家之路,悔改,享受父爱重得儿子名份。我们不是与他一样吗?有一首甚为感人诗歌《归家吧!》写出了浪子回头的心声,曾打动许多的浪子归家。六十多年前,耶稣所讲的这个浪子回头的故事及这首诗歌,感动了笔者归回天父的家。感谢主,我归家了,你呢?诗歌的歌词是:“我前迷失远离天父,现今要归家,长犯罪恶自寻穷苦,主,我要归家。归家吧!归家吧!不要再游荡,慈爱天父伸开双手,渴望你归家。”

 效法主耶稣关爱软弱的肢体

 主耶稣不折断压伤的芦苇,不吹灭将残的灯火,若我们真的有主耶稣活在心中,我们必会活出像主一样的生命,去关爱那些被罪、被生活压伤的人,去扶持、安慰、鼓励那些不起眼的人。

 内子罗聪慧离世一年多,她罹患类风湿性关节炎三十多年,像是一根被压伤的芦苇,身体遭受重重打击,虽有才华却像是毫无用武之地。然而她的生命绝不平凡:她的生命里面充满主耶稣的爱,有一颗爱人的心,她效法主耶稣特别关爱弱者。她的身边经常出现一些不起眼的弱者,贫穷又没有学识,受尽歧视及轻看,被远离及避开,被看为是不值得付出时间与之交往的人,障殘人士,心灵受尽压伤,生命的活力将快消失,快将被淘汰,很需要被关爱与鼓励。然而内子却愿意接近他们,关爱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与他们为友,用主的爱去把他们扶起,将油瓶加油,好让他们面对挑战而不惧怕。她把主的爱带到他们心中,建立及提升他们,他们的生命从此得以扭转。不少人因着她的关爱,自卑的心理得以重整,渐渐地活出丰盛美丽的人生。感谢主,内子的一生虽曾是压伤的芦苇,却能成为被压伤的芦苇的支援者,成为他们生命中的天使;使那些被痛苦、忧愁所压伤的生命,变成一首赞美的乐章,荣耀及赞美上帝。

以下是从七十多位弟兄姐妹写下的怀念文章的摘录:

 1,我在十四岁时正是需要被肯定的年代,那时你正是用充满确定和平稳的声音带领我们,爲我的信仰成长打下了基础。在过去二十年里,我仍然每天都在实行您的教导方式。我立志在这一生中要把这份遗产传递下去。——Abraham Lim 

 (他的妈妈曾告诉师母:“我的孩子十二岁时,他父亲离家出走。我带着三个儿女从马来西亚到了加拿大,正在为孩子们忧心忡忡之时,神透过一梦,(让我)梦见天使看守着她的儿女。”)

 2,我本来是一个很孤独沉静不发一言又很伤心的少年,常听新世纪的音乐,但经过你的耐心劝导,我终于接受了救恩。我对向中国分享福音有负担,你们资助一部份使我能前赴中国一年。——Henry Lam

 3,我只身先离法赴加,内子及小孩暂住巴黎,您除了上课工作外,还抽出时间每周协助当时怀着身孕的妻子整理家务,令我深受感动,执笔至此,泪水不断流。这几年来,您多次鼓励我,多关注奉献差传事奉,如今我要实现您对我的期望。您是我的楷模:“传扬福音,爱主爱人。”——Philip Lai

 4,我生活在一个充满批评和指责的家庭,自己从来不感觉是一个有用的人。感谢主,上帝让我经历您无条件的接纳与关注。我是您们家中的常客,常聆听您对我的鼓励与教导。您是我生命中的天使,是我属灵的母亲,是我人生的导师,因为是您使我渐渐发现自己原来是有那么多优点的我,令我勇于前进,成为院牧,帮助许多心灵及身体被压伤的芦苇,学效主及您不吹灭将残的灯光,扶持被压伤的芦苇,忠心事奉上帝,感谢主。——谈张坚爱师母,义务院牧

 5,九岁时牙齿排列不整,您鼓励我及早箍牙作出矫正。我配带了牙齿矫正器,此后我无论走到哪里,都可以自信地微笑。家父反对我信主,他说若我继续参加聚会,他会把我踢出家门,我痛哭地奔往你们家中。您说务必尊重爸爸,随后我们一同为此事祷告,隔天我仍静静地参加教会崇拜,感谢主,他没有把我踢出家门,我深深经验到祷告的力量!四十年了这个场景却让我仍然记得那一刻和您温柔的心灵,如“一粒种子”深深种植在我心灵的深处,我从您身上学会了聆听别人并成为被压伤芦苇的扶持者——苏张莲好 儿童工作者

 6,在那一段日子,您常要做外科手术,赖牧师又刚从癌病痊愈。但您仍接待我耐心的聆听我的诉苦、和不断为我祷告,在我人生低谷时,因为您我慢慢找到勇气并唤醒我对弱势族群的关注,之后我重回校园修读辅导学位。您献身关怀别人的爱心,也激励了我,感谢主,祂透过您使我重新与神联系在一起,让我能与主同走这一生的旅程——Voney Hui辅导师

 7,您以生命影响生命,使多人在绝望困境中得着鼓励和亮光。您安慰我们要尊主为大,您的坚毅实在影响着我的一生,从您的身上,我学懂了即使遇上重大的困难,也不要让这些困难动摇我们对神的信心,反而是因此而更依靠主!我们只作仆人。——E. Chu香港恩雨之声执行总监

 82001年十月,那是我人生中跌入最低谷,母亲的离世让我顿然对一切都感到彻底绝望!当中包括不确定的未来、事业上的冲击、人性上的疑惑——于是我去教会,希望借着神的话语去填补我心灵的空缺!仍记得当日第一次接触你,你轻软温暖的手把我搂进你的怀抱,并说:“我明白及理解你的痛!”霎时间,我就像被充了电,有了正能量!我确信上帝借着你的爱去填补我的空虚!——余舜华

 9,师母/赖牧师在他们最幽暗的处境中,向我姐姐(已安息主怀)和她的一家,展开他们的爱心和关怀。姐姐说当年他们也去过几间教会并试图投入,可是总感觉不被接纳,很是孤单!直至来到赖牧师所牧养的教会,才感受到被爱和接纳。他们对忧伤受苦的灵魂更能抚摸到伤痛;我姐姐一家就是芸芸的受益者。——刘文淑芬

 10,师母,我敬佩您,是您早在少女时代,己矢志把婚姻大事决定权交予上帝,如此聪慧、如此美貌、如此贤德就托付终身于一身傻劲、一身单纯信心献身于传道的赖牧师。这以神为念的柔情,又岂是现代自主自我的激爱所能及呢?——麦志坚 香港社工

 结语

 在冷漠的社会环境里,人会无情的践踏折断的芦苇,吹灭油尽灯枯的灯光,但主耶稣同情了解软弱及犯错的人。祂不会折断被压的芦苇,不会吹熄将残的灯火,祂会透过爱祂的人,善于体谅的人,给他们再加一些油,扶起被压的芦苇,一切的软弱、问题,就可以解决,人生就变成不一样了。

 纵然我们落入一个灯火衰残的处境,祂都不会折断或吹灭。感谢慈爱的天父,祂扶持我们,要使我们成为世上的光,引导人们走出黑暗,进入光明。祂要我们成为世界的光,能为祂发光,温暖这个冰冷的世界,把基督耶稣的救恩及爱带到需要的人群。凡愿意跟随祂脚踪的人,必像主那样——压伤的芦苇祂不折断,将残的灯火祂不吹灭。

 赖建鹏  牧师,曾在北美植堂、牧会,已退休,现为温哥华宣道会福群堂顾问。

Views 22893

219

Report

Top Comments

 

 

 

Categories: 生命再思

傾聽咆吼者的哀鳴—-悦說

March 6th, 2017 Comments off

 

 

  最近因為研究需要,與一位女性施虐者訪談。

  芬(化名)現年四十五歲,在大陸出生及成長。芬自幼渴望得到愛眷,雖曾跟不 同男友拍拖,可惜情花不結果。終於十八歲認識了香港男友,火速註冊結婚,翌年生下長女。女兒在一歲時移居香港,芬也申請雙程證陪女兒在香港生活。母女寄居 於婆家,七人擠逼在三百平方呎的斗室內。丈夫平日多賦閒在家,財政緊拙。婆婆看扁芬是「大陸人」丶「鄉下妹」,整天揶揄不絕。芬於廿四歲懷有次子,因在港 產子而逾期居留,不得不屈在婆婆的虎威之下。芬憶述:「我當時很辛苦,很後悔嫁香港人。沒錢丶沒朋友,又怕給警察抓到。我想當時有抑鬱症。」

  芬終在三十歲獲得了居港權,立刻找工作,除了可以賺錢養家外,還增強操控丈 夫的意念。終於在一次謾罵中,慣於被欺的丈夫狠狠地一腳踢中芬的腹部,芬頓時倒地不起。她召警求助,導致社工介入這個家庭。三年後,一家四口獲配公屋,終 於有屬於自己的居所,但丈夫終日投閒置散,芬身體虛弱,卻要獨自承擔起一家的開銷。芬說:「那晚加班後十時回到家裡,見到丈夫仍在打機,我無名火起,於是 便打他,自始慣常打他。」「我渴望得到丈夫的關心,可是,我趨前他就走遠。」後來,芬的丈夫聲稱在國內工作,索性間斷地不回家。芬當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多番追問,可丈夫的回應就是「不承認,也不否認」。

  五年前是芬人生轉向的里程碑。芬参加了筆者的心理教育小組,分享有兩樣得 著,第一,明白到衝突多因語氣惹起,為了稍延衝動的爆發,靜化喧囂的咆哮,盡量以短訊跟丈夫及子女溝通;第二,追溯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芬說:「原 來我過去一直以來被娘家冷待,所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關愛。怎知愈追卻愈追不到」。芬有所領悟,適值友人邀請參加了教會的佈道會,講述婚外情和反叛的見證 皆與芬的經驗貼近而大受感動。芬回憶當時「上帝對我說:『妳如此罪愆,我仍愛妳。妳不能對妳的丈夫好一點嗎?』」芬的眼淚不住的流著,內心漸漸澄明了,她 看到丈夫在過去對她有不少的鼓勵和支持,而自己也有隱瞞與自私的地方。自此大大收歛了催迫之勢,給丈夫多點自由空間。衝突減少了,丈夫也恆常回家居住。芬 選擇放下,不再追問丈夫的婚外情,每天讀聖經和祈禱。她形容「每首詩歌都特意讓她感動,就算等候巴士也不消多久便有上帝派遣司機來接載她」。芬表示不單沒 有再向丈夫施以暴力,而且兩人關係有如細水長流,安舒地相繫著。

  返教會當然不是靈丹妙藥。重點是甚麼樣的信念導引出甚麼樣的人生。芬以上帝的恩典帶引她尋找眷愛,頓悟了,便放下執著;眼開了,便見到優處;包容了,便得解怨憤;耕作了,便盼望收成。

  輔導者要感謝上帝,有幸聆聽脆弱者的故事,使其生命豐厚。不單只阿芬需要「神蹟」,我們輔導者也需要「看見」「神蹟」,讓我們知道上帝的作為,使信不疑、望不滅、愛不息,陪走顛簸世途。

 轉載自時代論譠生命觸光(作者團隊:霍玉蓮、李杏玲、盧夢鳴、李麗平、姜麗連、陸凱珊、何子美、麥志堅。)

芬終在三十歲獲得了居港權,立刻找工作,除了可以賺錢養家外,還增強操控丈 夫的意念。終於在一次謾罵中,慣於被欺的丈夫狠狠地一腳踢中芬的腹部,芬頓時倒地不起。她召警求助,導致社工介入這個家庭。三年後,一家四口獲配公屋,終 於有屬於自己的居所,但丈夫終日投閒置散,芬身體虛弱,卻要獨自承擔起一家的開銷。芬說:「那晚加班後十時回到家裡,見到丈夫仍在打機,我無名火起,於是 便打他,自始慣常打他。」「我渴望得到丈夫的關心,可是,我趨前他就走遠。」後來,芬的丈夫聲稱在國內工作,索性間斷地不回家。芬當然知道是怎麼一回事, 雖然多番追問,可丈夫的回應就是「不承認,也不否認」。

  五年前是芬人生轉向的里程碑。芬参加了筆者的心理教育小組,分享有兩樣得 著,第一,明白到衝突多因語氣惹起,為了稍延衝動的爆發,靜化喧囂的咆哮,盡量以短訊跟丈夫及子女溝通;第二,追溯原生家庭對個人成長的影響。芬說:「原 來我過去一直以來被娘家冷待,所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追求關愛。怎知愈追卻愈追不到」。芬有所領悟,適值友人邀請參加了教會的佈道會,講述婚外情和反叛的見證 皆與芬的經驗貼近而大受感動。芬回憶當時「上帝對我說:『妳如此罪愆,我仍愛妳。妳不能對妳的丈夫好一點嗎?』」芬的眼淚不住的流著,內心漸漸澄明了,她 看到丈夫在過去對她有不少的鼓勵和支持,而自己也有隱瞞與自私的地方。自此大大收歛了催迫之勢,給丈夫多點自由空間。衝突減少了,丈夫也恆常回家居住。芬 選擇放下,不再追問丈夫的婚外情,每天讀聖經和祈禱。她形容「每首詩歌都特意讓她感動,就算等候巴士也不消多久便有上帝派遣司機來接載她」。芬表示不單沒 有再向丈夫施以暴力,而且兩人關係有如細水長流,安舒地相繫著。

  返教會當然不是靈丹妙藥。重點是甚麼樣的信念導引出甚麼樣的人生。芬以上帝的恩典帶引她尋找眷愛,頓悟了,便放下執著;眼開了,便見到優處;包容了,便得解怨憤;耕作了,便盼望收成。

  輔導者要感謝上帝,有幸聆聽脆弱者的故事,使其生命豐厚。不單只阿芬需要「神蹟」,我們輔導者也需要「看見」「神蹟」,讓我們知道上帝的作為,使信不疑、望不滅、愛不息,陪走顛簸世途。

 轉載自時代論譠生命觸光(作者團隊:霍玉蓮、李杏玲、盧夢鳴、李麗平、姜麗連、陸凱珊、何子美、麥志堅。)

Categories: 生命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