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 生命再思 > 從保羅的兩難之間看 [生] 與 [死]

從保羅的兩難之間看 [生] 與 [死]

December 28th, 2010

從保羅的兩難之間看 [] []                    

 賴建鵬牧師講

鍾黃秀卿筆錄

 

 「弟兄們,我願意你們知道,我所遭遇的事,更是叫福音興旺。因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處。但我在肉身活著,若成就我功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該挑選甚麼。我正在兩難之間,情願離世與基督同在,因為這是好得無比的。」

(腓112, 21-23

 

                保羅寫信給腓立比教會的信徒們,告訴他們,他雖面對生與死的艱難時刻,但他心裏面有平安。這席話不單是保羅肺腑之言,更是他自然生命的流露,在這裏,保羅提出三件事:首先,很多人以為保羅被困在獄中,耶穌基督的福音自然也因此而停止!但事實卻剛剛相反,因為保羅被囚,不是因為作惡犯罪,也不是因為政治之故;而是因為傳耶穌基督的福音,那時的獄卒在看守囚犯時,是要與囚犯鎖在一起,因此,保羅便有很多機會向那些負責看守他的獄卒個別傳福音,講明上帝藉耶穌救人的道理,那時全營有九百人,由此可看到原來保羅的被囚,不但沒有攔阻基督的福音,反而加快了,加多了傳揚的機會。其次就是論及「生」與「死」的事。

                其實不單保羅時期是這樣,即使如今,也是一樣,福音在中國傳得這樣快,豈不是因為有數十年來的逼迫麼?歷史告訴我們,逼迫越大的地方,福音就越興旺,一九五六年一月,五名年輕的美籍宣教土在厄瓜多爾被歐卡族印第安人殺死,兇手共有三人,事隔數年,在德國柏林一個世界福音會議中,有一位女士帶著當年殺害五位宣教士之一土人在台上作見証,而這位替他傳譯的女士的丈夫,竟是當年遇害者之一,感人的場面見証了福音的果效!1971年在聖路易讀神學時,我有機會在一個大聚會中聽到當年其中一個殺人兇手作見証,替他傳譯的女士 ─ Helen告訴我們:「幾年前我的哥哥為福音的原故被身旁的朋友殺了! 不過現在站在我身旁的,已是我主內的弟兄了!」啊!原來[福音的種子往往是用殉道者的血澆灌] 。難怪當時保羅可以這樣肯定的告訴腓立比的眾信徒,他的遭遇不但沒有攔阻福音,反而福音因此更興旺。

那時保羅被囚,還未宣判。他可能獲釋放,也可能被處死,在這前途未明,生死未知的時刻,一般人的反應都是不知所措,自怨自艾,落在人生的低谷中;但在這嚴峻的時候,保羅卻能處之泰然,滿有信心的告訴他所愛的弟兄姊妹有關生與死的問題,他一定可以得著釋放的!不論這個釋放是離開監獄,或是離開世界,對他來說都是一樣的成就了上帝的救贖大功。

二次世界大戰時,一艘從香港到上海的輪船,載著逃難後又捨不得故鄉親友的「難民」,連船長也有赴死的決心,因為台灣海峽滿佈水雷,萬一碰上,就放下救生艇逃命,船長則通常是與輪船共存亡的。

果然碰上了!船長就命令船員通知乘客撤離輪船,安排救生艇。船長就巡視每一艙房,與乘客道別。

在一個小艙房裡,船長看見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婦人,在安靜地禱告,等她禱告完畢,坐在床邊的時候,船長問她:「婆婆!妳預備好了嗎?」那位婆婆回答說:「謝謝你,我預備好了!」

原來她有兩個女兒,一位在上海,另一位卻在天堂,無論事情怎樣發生,她都會見到女兒的。

保羅更清楚的告訴腓立比的肢體們,既然他的使命是要傳揚基督,故「生」「死」對他來說,不單沒有攔倒他,反而令他落在兩難之間,皆因在21節所說「我活著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有益處!」

人生不斷地經歷著各種考驗,有關於健康的,事業的,金錢的,但最難叫人面對的考驗莫如死亡,最近幾年來我有多次機會向身患絕症,面臨死亡的人傳福音,感謝主,他們都願意在安靜中接受耶穌作他們的個人救主,而安祥回歸主懷。

死亡是那麼真實!在平時的日子中他們對死亡選擇逃避而不顧,也不去面對,為甚麼?因為死對他們來說是一件未知之事,是一件恐懼之事!

生與死對保羅來說都是有意的,有目的的,「死」對保羅來說是一個永遠的得著,是一個盼望,也是他所切慕的。「活」,對他來說就是基督,為基督得更多人,讓人藉著他所傳的道得著救恩。

所以保羅在這裏告訴腓立比教會的眾信徒,他現正處於兩難之間,就是不知是「生」好還是「死」好?因為「生」是保羅的責任,但「死」能與主同在,卻是他的願望!「離世」對他來說就如一隊軍隊拔營,又如一隻船起航時解纜,保羅對「死」無所懼怕,同樣的,當我們有了與保羅一樣的信心,知道活著是為基督,「死」對我們來說就會無所懼怕了。

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其實當我們明白瞭解什麼是死?及死後何往處時,我們就更能明白「生」的意義了。正如旅行前,若先知道何處是目的地?又如何才能抵達目的地?先了解那地方的大概的情況,那在赴目的地的路程中,比起不知何去何從好得多。主耶穌說:「復活在我,生命也在我,信我的人雖然死了,也必復活。」(約11:25)

世人對死亡產生焦慮及恐懼,死亡對他們來說是個謎,生、老、病、死、乃因人類犯罪帶來的結果。人生這四個過程是人人必經之路,但「死」不是「結束」。聖經說:「人人必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罪的工價就是死亡,但神的恩賜就是永生。」主耶穌的[死],是為我們的罪代贖 ― 不再受審。約3:36說:「信子的人有永生;不信子的人得不著永生,神的震怒常在他身上。」[我們既靠著祂在十字架的血稱義,就更藉著祂免去神的忿怒](羅5:9)。因著我們真心悔改,神的赦免必臨到我們身上,平安喜樂隨即臨到我們心中,聖靈重生了我們,從此我們不再在罪中生活,生命得以改變。「神愛世人,甚至將他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一切信他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約3:16)。不但如此,我們知道活著的意義。

啟示錄廿一章說:「神要擦去他們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傷、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

如今,人類最大的敵人不再是死亡,「死亡」不再是個謎。耶穌的生是道成肉身,祂是為死而生,祂代替了我們的罪,祂更用祂的死成為我們罪的贖價,祂的死成全了神的公義及對我們的赦免,「衪被掛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們的罪,使我們既然在罪上死,就得以在義上活。因衪受的鞭傷,你們便得了醫治。你們從前好像迷路的羊,如今卻歸到你們靈魂的牧人監督了。」(彼前2:24-25),這確是極大的奇妙恩典。

當人因悔改信主後,他的生命就被主改變成為「新人」,這[新人]不但與神和好,知道其生命意義,生活目標,且因神的愛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把神的愛活在人間,把神的救恩盡力向多人傳揚,生活充滿著意義及挑戰。保羅的兩難之間,乃因無論「死」與「生」對他來說,都是極好的事,要他兩者取其一,他都覺得甚難。其實每一個基督徒都應有這樣的心態,死後與主同在是好得無比,活著為主,傳揚福音,愛神愛人,也是美事。

懷特菲(George Whitefield)曾說:「只要人的工作尚未完成(雖然只有神能夠界定什麼是人的工作),他是不會死的;並要努力去完成神在此時此地所付的工作」。

「我現在被澆奠,我離世的時候到了。那美好的仗我已經打過了,當跑的路我已經跑盡了,所信的道我已經守住了。從此以後,有公義的冠冕為我存留,就是按著公義審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賜給我的;不但賜給我,也賜給凡愛慕他顯現的人。」(提後46-8

Categories: 生命再思
Comments are closed.